私自安装可视门铃,是否侵犯邻居隐私?太琨律朱界平律师接受人民网中国城市报采访
发布时间:2021-03-24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1038

近日,太琨律全国创始合伙人朱界平律师就居民能否私自安装可视门铃?”问题接受人民网中国城市报记者的采访。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可视门铃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这种携带监控功能的门铃可以通过可视对话确定来访者身份,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人们的居住安全。但也有不少人反映,这种可监控的摄像头会侵犯到对面住户的隐私权。近年来,涉及可视门铃侵犯隐私权的民事纠纷层出不穷,关于安装可视门铃的合法性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某小区的李越是某大学一名90后女教师,平常都是自己一个人居住。为了自身安全起见,她于今年1月份购买了一款可视门铃,但没过多久,住在对门的邻居提出让她拆除门铃。“单元门禁总坏,而且长时间没人修,平常很多人进进出出,我又是自己一个人住,总觉得不安全。所以我装这个门铃是出于安全考虑,并没有想通过它来偷窥别人的隐私,我认为这没什么不妥。”李越说,“但对面邻居觉得他们每天进出门,包括有时候家门敞开去取快递或外卖都被拍了下来,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类似的纠纷普遍存在。家住北京市昌平区某小区的许先生对记者说:“我隔壁的邻居安装了智能猫眼,一开始我也没留意,有一次我从电梯出来,路过他家门口时,听到语音提示‘您已进入监控区域’,才意识到我每天的行踪都被他人监视着,感觉很不舒服。”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内一家售有智能猫眼的小米产品专卖店。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小米智能猫眼有AI人形侦测、广角镜头和高清夜视等功能,而且可以连接到手机APP远程实时查看门前动态,有人出现在家门口时,智能猫眼会立即启动录像并将消息推送到手机上,收录的视频会进行加密处理上传到云端,云端可以免费提供3天循环存储服务。此外,记者注意到多个品牌的智能猫眼或可视门铃都有类似丰富的监控功能。

居民能否私自安装可视门铃?太琨律创始合伙人、律师朱界平对记者说:“对于居民安装可视门铃,法律并没有具体的禁止性规定,但这并不表示居民可以任意安装。居民要考虑安装时是否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如果侵害他人权利,他人可以要求拆除。目前司法实务中已经有邻居以侵害隐私权为由要求拆除可视门铃的案例,而且大部分拆除可视门铃的诉求都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同时,朱界平表示,虽然并不是所有公共区域的影像都涉及他人的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但如果安装可视门铃可以拍摄到的范围包括他人的家门口、邻近的通道出入口等,并可以录制、存储、回看到邻居家的日常进出人员情况和时间,甚至是他人房屋内部的情况,就可能构成对他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

“智能家居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要得到有效监管,目前,最重要的是制定相应规范。就可视门铃而言,应当制定生产标准,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必要的限制,对录制信息的存储及传输服务提出安全保障要求。”朱界平说。


内容来源: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0
关闭案件咨询
咨询热线
全国法律咨询热线请拨打028-87861999
在线咨询
免费预约
 在线咨询  电话沟通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